河北曲周:对棉麦间作试验田进行实打实收现场测产
河北曲周:对棉麦间作试验田进行实打实收现场测产
河北曲周:对棉麦间作试验田进行实打实收现场测产中新网河北(héběi)新闻6月12日电 (王天译 王喜民)11日,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nóngcūnbù)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小麦测产(cèchǎn)专家组,对(duì)邯郸市曲周县西漳头村棉麦间作试验田小麦进行了实打实收现场测产。测产结果显示,小麦的亩产量达559.3公斤(gōngjīn),比去年曲周全县单种麦田平均(píngjūn)亩产高出49.9公斤。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村(cūn)棉麦间作试验田,专家组进行测产前安排部署。 陈雨婷(chényǔtíng) 摄
当日,在西漳头村棉麦间作试验田,金黄的(de)麦穗和绿色的棉花幼株穿插排列。专家组遵循规范流程,进行随机选取测产地块,测量、收割、脱粒、称重(chēngzhòng)、测水分等环节,每一个步骤(bùzhòu)都严谨而细致。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村棉麦(miánmài)间作试验田,专家组丈量测(cè)产地块。 陈雨婷 摄
经测量,实收(shíshōu)面积为8.09亩,净总重为4468公斤(gōngjīn),测定含水量为11.9%。按照国家规定的13%标准含水量折算(zhésuàn)后,总重量为4524.5公斤,平均亩产为559.3公斤。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村棉麦间作试验田棉麦长势表现。 冯笑宇(féngxiàoyǔ) 摄
“依托河北省产业技术(jìshù)体系(tǐx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dānwèi)集成创新的棉麦套作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科学调整种植密度和(hé)时间,充分利用土地(tǔdì)和光照等资源,在不减少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增加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效(yǒuxiào)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降低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风险。”河北省第三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邯郸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王寒菊表示。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xīzhāngtóu)村棉麦间作试验田内(nèi)联合收割机在收割作业。 冯笑宇 摄
邯郸地区素有冀南棉海之称(zhīchēng),棉花(miánhuā)种植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该地区积极贯彻国家粮食安全(liángshíānquán)战略,探索新的农业种植模式。2023年在曲周县启动的棉麦间作试验田项目,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过去种植棉花只有一季收成(shōuchéng),现在(xiànzài)采用这种(zhèzhǒng)新模式,小麦和棉花都有收成,每亩地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西漳头村民任景河说。
据了解,下一步,邯郸市将以曲周县为核心,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等措施(cuòshī),进一步推广棉麦间作(jiànzuò)模式。同时,也将加强与科研(kēyán)院校的合作,引进更(gèng)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的种植模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

中新网河北(héběi)新闻6月12日电 (王天译 王喜民)11日,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nóngcūnbù)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小麦测产(cèchǎn)专家组,对(duì)邯郸市曲周县西漳头村棉麦间作试验田小麦进行了实打实收现场测产。测产结果显示,小麦的亩产量达559.3公斤(gōngjīn),比去年曲周全县单种麦田平均(píngjūn)亩产高出49.9公斤。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村(cūn)棉麦间作试验田,专家组进行测产前安排部署。 陈雨婷(chényǔtíng) 摄
当日,在西漳头村棉麦间作试验田,金黄的(de)麦穗和绿色的棉花幼株穿插排列。专家组遵循规范流程,进行随机选取测产地块,测量、收割、脱粒、称重(chēngzhòng)、测水分等环节,每一个步骤(bùzhòu)都严谨而细致。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村棉麦(miánmài)间作试验田,专家组丈量测(cè)产地块。 陈雨婷 摄
经测量,实收(shíshōu)面积为8.09亩,净总重为4468公斤(gōngjīn),测定含水量为11.9%。按照国家规定的13%标准含水量折算(zhésuàn)后,总重量为4524.5公斤,平均亩产为559.3公斤。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村棉麦间作试验田棉麦长势表现。 冯笑宇(féngxiàoyǔ) 摄
“依托河北省产业技术(jìshù)体系(tǐx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dānwèi)集成创新的棉麦套作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科学调整种植密度和(hé)时间,充分利用土地(tǔdì)和光照等资源,在不减少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增加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效(yǒuxiào)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降低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风险。”河北省第三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邯郸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王寒菊表示。

图为曲周县西漳头(xīzhāngtóu)村棉麦间作试验田内(nèi)联合收割机在收割作业。 冯笑宇 摄
邯郸地区素有冀南棉海之称(zhīchēng),棉花(miánhuā)种植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该地区积极贯彻国家粮食安全(liángshíānquán)战略,探索新的农业种植模式。2023年在曲周县启动的棉麦间作试验田项目,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过去种植棉花只有一季收成(shōuchéng),现在(xiànzài)采用这种(zhèzhǒng)新模式,小麦和棉花都有收成,每亩地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西漳头村民任景河说。
据了解,下一步,邯郸市将以曲周县为核心,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等措施(cuòshī),进一步推广棉麦间作(jiànzuò)模式。同时,也将加强与科研(kēyán)院校的合作,引进更(gèng)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的种植模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